教育部长陈宝生日前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答记者问时提出,对职业教育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笔者作为职业教育人,看到这条消息的第一反应无疑是兴奋。但到底怎样认识“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的内涵?到底怎样做才能把陈部长的这一讲话精神落到实处?这样的问题如果不认真捋清,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定位上就仍然会失去方向。
对职业教育“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纵向比较,现在的职业教育看要超越过去的职业教育;二是横向比较,也就是跳出职业教育看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超越普通教育。
如果是第一种解读,要实现对职业教育“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的承诺就算不上难事。近些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后,职业教育显示出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势头。与过去相比,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可以认为是对职业教育“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了。
但是就凭这些,并不足以促使整个社会转变观念,改变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局面,并不足以保障职业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大规模的技术人才支撑。“高看一眼、厚爱一分”若是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纵向比较上,是无法为职业教育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其所产生的意义将会大打折扣。
如果是第二种解读,那就是说社会观念要产生颠覆性转变,学生和家长把职业教育作为第一选择。只要稍微保持一点理性,就不难看出这只是一种假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职业教育是不会超越普通教育的。何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都是教育的一个基本类型,本就不应该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把普通教育置于职业教育之上,或者把职业教育置于普通教育之上,都是愚蠢可笑的。这样看来,“高看一眼、厚爱一分”若是从横向上解读那就走偏了。
教育决策者必须着眼长远,与其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如采用更接地气且更易操作的举措。笔者的建议就是对“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做第三种解读——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同等看待。
按照人才金字塔结构理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处于塔尖位置的学术型精英人才属于少数,处于塔身和塔基位置的绝大多数普通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才是真正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从这个角度考虑,在整体保持平衡发展的前提下,在一定阶段之内把职业教育置于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位置也是无可厚非的。
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同等看待,是指职业教育不追求超越普通教育,但也不仅仅只是追求超越过去的职业教育,而是要向普通教育看齐。这样解读,从理论上看不会产生异议,且容易统一思想。从实践上看是必须做到也是能够做到的。从实际效果看,也能够更加充分地体现对职业教育“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因为只有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放在一起来破局,“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才能显示出应有的分量。长期以来,社会上都是重普教轻职教,现在国家如果真正能够下决心拿出一锤定音的方案,把职业教育跟普通教育摆在同等位置上,全社会都会对职业教育另眼相看。
那么,到底怎样才算同等看待呢?主要是看三个方面:
一是看位置怎么摆。研究工作是不是总先普教后职教?招生录取是不是总先普教后职教?评先评优是不是总先普教后职教?领导视察是不是总先普教后职教?开会座次是不是总先普教后职教?等等。千万不要以为位置摆放只是一个形式,实际上这种形式一旦成为一种格式,职教必定就成为了被歧视者。
二是看要素怎么投。师资队伍是不是总向普教倾斜?资金调度是不是总向普教倾斜?办学条件是不是总向普教倾斜?各级教育机构是不是总以普教为中心运转?等等。国家的蛋糕就那么大,如果总是把“大头”划给普教,职教无疑就成了“搭头”。特别是在当前普职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的情况下,还让职教成为“搭头”是极不公平的。事实上,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远远高于普通教育,什么时候人才物等要素的“大头”投放到了职业教育,方可视为同等看待。
三是看人才怎么用。普通教育高考状元的影响是不是总远远大于职业教育对口高考状元?奥林匹克大赛获奖者所获得的荣誉是不是总大大超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获奖者?学术型人才的工资待遇是不是总高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术型人才晋级提拔的机会是不是总多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等等。其实说到底,就是个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地位问题。什么时候蓝领跟白领一样吃香了,自然就是同等看待。
结 语
职业教育由“低人一等”到“同等看待”,相对普通教育来说,国家和社会就必须在职业教育方面做得更多更好,其“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的意义不言自明。因此,理解陈部长的讲话精神,既不能仅仅停留在就职业教育看职业教育这个层面,更不能坠入要超越普通教育的误区。要真正做到同等看待,国家必须有系统设计,要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也就是陈宝生部长指出的,要通过修订职业教育法,从顶层安排上发力,引导整个社会转变观念,形成一种既崇拜爱因斯坦,也崇拜爱迪生,还崇拜鲁班的新风尚。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