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400-998-2655

互联网教育能否解决专业教师紧缺危机

1089人浏览
2017-04-14 09:14

        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的主心骨,教师队伍的素质以及人员的配备,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决定着学校的荣辱兴衰。但是在很多学校的专业教师出现紧缺情况。教师资源紧缺会直接导致教师负担加重,压力感不断增加,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下降,这样以来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升。小编认为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三个原因:


        一是学校教师的待遇对专业人才缺乏吸引力。一年几万元的工资,只能勉勉强强生活。稍微有点实力的专业人才都会选择去行业和企业打拼,收入远远超出学校的教师,发展空间也大很多。


        二是专业人才资源稀缺。由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为社会输送的本科层次及以上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偏少,尤其是师范类的专业人才更少。在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实力差的学校就更难分得一杯羹了。


        从社会发展形势来看,教育的规模只会不断的扩大,专业师资的紧缺短的矛盾只会越来越突出,并且这种情况短时间内不会得到缓解,针对这种情况,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利用互联网科技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保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使教育教学成果更有效、优质资源配置更均衡。作为新型教育方式,互联网教育有哪些特征?


        第一,跨界连接。“互联网+”中的“+”表达的就是一种跨界,是由此及彼的连接,在跨界连接基础上产生一种新形态。在教育领域,互联网可以说无所不能“+”,可以“+”德育,可以“+”课程,可以“+”教学,可以“+”管理等等。每一种“+”体现的都是跨界连接,都是原有教育层次和水平的升级,一次质的飞跃。例如“互联网+教学”,通过人机交互模式、人工智能等,使师生由线上分离变为线上互动结合、问答交流的体验得以实现。


        第二,创新驱动。“互联网+教育”体现的是用互联网思维对教育整体及部分创新,使教育发生质的变革,达到水平的飞跃。

        一是强化技术对教育创新的支撑。例如,图形图像技术、搜索技术和社交网络促进互联网教育形态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化、虚拟世界、云计算、网络视频、课题录制、移动教学等新技术带来了教育教学互动创新模式的形成等等。

        二是促进教育众创空间的发展。可充分发挥网络开放创新的优势,聚集网络技术资源,创建各种类型的教育教学众创空间,给学生提供创新学习和创业试验的平台。目前,在改革发展先行的各级各类学校中,众创空间正在大量涌现,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风景线。

        三是形成开放分享式创新。互联网技术为创新的开放和分享提供便利与可能。教育主体的创新理念和设想通过互联网进行创新协作和集成,使参与者共享成果、教育教学的创新点迅速扩散发展为创新的线和面。


        第三,优化关系。“互联网+教育”打破原有的各种关系结构,对其优化重组,使师生关系、教育机构与学习者的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升级到更高水平;改变组织、合作关系等的传统内涵,使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界限模糊;让用户拥有学习选择权,进行广泛的分享,实现信息的对称交流;使人的角色关系互换、变化,真正集成大众智慧,进行创新与创业。


        第四,扩大开放。“互联网+教育”使教育走出了学校,跨越地区、国家,全球连成一片,实现了真正的开放。可汗学院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07年,可汗创立可汗学院的目的是让更多人能够享受有品质的教学,经过两年的努力就迅速聚集了1000万名学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学校”。


        第五,更具生态性。教育的生态性表现为多元、多样、自然、进化、渐进、质变等。“互联网+教育”使教育上述特性更突出、更具操作性。因为先进的技术可更广泛地关注每一个体学生,把学习内容呈现得更多样、更合乎需要,而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和作用也将发生深刻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性更能充分表现,学习方式更加个性化、细微化,使学习变得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教师更主要是指导者、引导者,是学生人生的关心者、启迪者。


推荐观察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