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全新生活方式的同时,对教育界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然而,在国内各种论坛热闹的背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真正融合还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带来深层次变革。
互联网对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影响之大无法估量,不仅改变了信息传输的手段,而且正在改变我们的消费模式和生产模式。延伸到教育领域,一种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精神显得尤为奇缺。所以,要想让“互联网+”教育更完美地结合,我们要熟谙其新特点和规律性。
“互联网+”引发教育的全新变革
目前,我们正处在互联网的信息互联阶段,电子邮件、电子论坛、文件传输、网络新闻,这些早期的互联网应用方式打开了一扇跨越时空的信息传递之门。网络的易互动特性,博客、微信等多种信息共享平台运用到教育领域,满足了师生参与和表达的欲望。网络搜索为师生获取信息带来便利性和精准度,网络传输信息的量大面广,满足了不同人群对信息的需求,实现了师生之间平等的知情权。许多时候,学生不需要通过教师的口口相传就能了解到海量的信息,传统的师道尊严因此会受到挑战。
互联网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好,影响面越来越大,消费互联、生产互联、智慧互联、生命互联的时代也随之到来。“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让一切想象变得皆有可能:科学研究将迎来开放存取的新时代;教育将成为互为师生的时代。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教育需要更多与互联网特性相适应的文化氛围。
教育的开放文化必不可少
互联网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开放文化,更注重“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精神的培育。不论教育的形式和方式如何改变,也不论对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本身信息素养的要求有多高,仅“开放”两个字,就应该是渗透每个个体的文化精神。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几个方面:突破了时空限制,是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推动了教与学的双重革命,是共享优质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是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必然选择;汇聚了海量知识资源,是降低教育成本、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平台。互联网的四个特点决定了其对教育的影响。
两年前,纽约大学首席信息官汤姆·德拉尼出席“中美大学CIO论坛”时,提到“纽约大学正在建立全球网络大学”,学生能在全球的任何一个门户大学进行学习。在今年的中美网络论坛(CANS)会议上,汤姆·德拉妮再度受邀来华,当年的设想已经实现。如今,纽约大学的13个校园、16个教学园区已经如同一体。对于正在感受“互联网+”教育浪潮洗礼的中国学校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警醒。
MOOC、SPOC、翻转课堂、移动学习、混合学习、手机课堂……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走进了课堂,各种教育资源正在以指数级速度向社会释放。然而,在国内各种论坛热闹的背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真正融合还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带来深层次变革。公开课模式的尴尬与困局,也许会重复上演。
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不能单打独斗。无论网页建设得如何好,倘若不与外界互联,发挥的作用就会很弱。互联网的重要特征是开放,各种门类的数据库纷纷建立,然而,大到国家的不同系统、不同行业,小到一个单位的不同部门之间,数据不关联,烟囱林立,新的孤岛正在形成,单打独斗的文化应尽快消除。
团队协作精神应对网络开放的“接口”
在国外,协作式学习是课堂的常态化学习模式,但我国的学生在这方面接受的训练的确很少。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已经习惯了灌输式教授方法,所以,本应该从小就培养的协作学习习惯,我们却反其道而行之,结果可想而知。用人单位抱怨新人缺乏协作精神的不在少数。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协作精神不是可有可无,在创新创业的“两创”风潮中,我们缺乏的不是创业精神,而更多的是职业精神,是团队协作精神。不管是虚拟的网络世界,还是现实的物质世界,模块化生产方式决定了协作必须成为主流,合作是成功的必由之路。时代要求每个个体都要留出开放的接口,并成为基于整体(全球)价值链的组成部分。
审视互联网信息技术如何重塑全球教育生态,为的是在全球的视野下看到他国教育与我国教育的差异,从中获益,并有助于未来的规划与设计。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必须有全球化的视野,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精神,只有这样,全世界的舞台才能成为我们的舞台。
暂无